第五十二章 烽烟 1_逆宋
笔趣阁 > 逆宋 > 第五十二章 烽烟 1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五十二章 烽烟 1

  蜀道难,难于上青天。从关中入蜀的第一道关口,便是赫赫有名的阳平关,此关南倚鸡公山,北濒嘉陵江,地势极为险要,南可入川,北通略阳,西至陇南,东达汉中,远在三国时期,即为极重要的军事要塞。

  在阳平关要塞指挥所内,吴大临正看着手上的军报,一脸郑重,军报出自兴元府司兵部,主要就是通知他加强要塞防卫,据可靠消息,伪宋镇守关中的大将王全斌,极有可能会在近期南下。

  “这怎么可能!”吴大临心有疑惑,他是孟贻矩的嫡系,自幼陪在后者身边伴读,可以说要选出一个孟贻矩最放心的臣子,他是当之无愧的人选,因此孟贻矩割据兴元府初始,他便负责镇守此关。

  吴大临站起身,在指挥所内来回踱步,仔细的分析着这封情报的真实性,毕竟他已经镇守此关二十余年,不管是在后晋、后汉甚至后周,都没有发生过兵祸,怎么这个北宋刚立国没几天,就发兵来攻!按道理说,它应该以稳定朝局为先啊!

  “着探马都头吴六来见!”吴大临在指挥所内大喝一声,立刻从屋外进来一个传令小兵,抱拳领命而去,这个吴六是吴大临的远房侄儿,为人颇为精明,深的他的看重,因此提拔到这个重要的位子上。

  “眼前还是让吴六出去探探风声,再做决定不迟。”吴大临琢磨着。

  “二叔!”传令小兵刚出去没多久,便有一个人慌慌张张的闯进了指挥所。

  “住口!”吴大临看清来人,正是他的侄儿吴六,今天对方的表现,非常让他失望,一时竟然忘记现在离传令小兵出门,才过去了片刻,“大军之中岂有叔侄!如此慌张成何体统!”

  吴六虽满脸焦急,但他知道自己这个二叔,最讲究上下尊卑,君臣名分,便深吸了一口气,说道:“大帅,北边传来示警烽火,敌人南下了!”

  吴大临刚拿起令牌,准备发号施令,顿时大惊失色,手中令牌跌落在地,也丝毫没有察觉,过了半饷,才难以置信的问道:“你刚说什么?”

  吴六急的恨不得直跳脚,大喝一声,“大帅,敌军打过来啦!”

  吴大临这才反应过来,撩起衣角,拔腿就向要塞的城关跑去,吴六也立刻转身,急忙跟上。

  阳平关要塞的城关上,此时已经站满了负责警示的士兵,正一个个站直了身子,手搭凉棚在眼上,紧张地眺望着远方,只见在远方山头那边,一道道示警的烽火,不断燃起,一片狼烟滚滚。

  “大帅来了!”不知哪个小兵喊了一声,众将士忙让开道路,只见众人的主心骨吴大临,正疾步登上城墙。

  吴大临虽说刚刚也惊慌了一阵,但毕竟是一名老将,深知军心的重要性,登上城关时,已强迫自己镇定了下来。

  “吴六,前方狼烟已经燃到了几号塔?”吴大临手扶垛堞,极目眺望远方。

  “大帅,已经过了三号塔,估计还有半个时辰就要兵临关下了!”吴六长期负责侦探敌情工作,对自己这边设置的示警塔位置,是倒背如流。

  “鸣钟!”随着吴大临一声大喝,一声接一声的急促的警钟之声,响遍了整个阳平关要塞,街道上的商铺立刻关上了铺门,行人也纷纷归家。

  不过一会,整个要塞内看不到一个普通百姓的身影,只有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,迅速通过各个街道,奔向城关,巨大的床弩推出了垛口,闪着寒光弩箭直指关下,一些辅兵正从储藏室内搬出擂木,架起油锅。

  吴大临看着井然有序的士兵,悬着的心又放下了一些,虽然儿郎们大多都没经历过战火,但他这二十年来的严格训练,已经取得了成效,只要挺过这一战,必将成为强军。

  “大帅!伪宋王全斌的将旗!”吴六指着远方刚露出一点踪迹的敌军,大喝道。

  “真的是王全斌!”吴大临望着远方的敌军,心里震惊不已,没想到司兵部的情报这么准,可惜来的晚了一些,“敌军数量多少?”

  立刻,有一个精通辨识烟尘的部将回道:“大帅,据敌军行军的烟尘看,不下三万!”

  “什么!三万!”吴大临大吃一惊,没想到这次竟然是大军来犯,现在要塞可用之兵不足五千,三万敌军可要有一番苦战了!

  吴大临紧急的思考着对策,突然司兵部的建议,跃上心头,他扭头吩咐道:“吴六,速派人急报兴元府,就说阳平关危机,请王爷派援军前来!另外,你亲自去一趟兴州栈道,将两个营的守军,全调过来,只留一个都防卫!”

  “大帅,只留一个都是不是不安全?”兴州栈道是除阳平关外,唯一能从关中进入蜀北的通道,全程皆是沿悬崖峭壁,架木修建而成。

  “我不需要他们防守,我只需要他们会烧,告诉他们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,立刻放火烧毁栈道!”吴大临怒目一瞪,呵道,“还不去办!”

  吴六立刻领命,转身跑下城关,按令行事去了。

  吴大临定下对敌策略,再次举目向关下望去,只见要塞外的敌军已滚滚而来,离关数百步,一声号角响起,大军齐齐停步,迅速变换战阵,稍稍混乱之后,已排成严密的军阵,数万将士一片寂静,只有马嘶声在空中回响。

  城关上,蜀军齐齐变色,如此军威何曾见过,吴大临心下大骇,“北宋劲旅,果然名不虚传!”

  城关下,王全斌静静地看着眼前雄伟的关塞,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,前日,宰相赵普的管家带着一个中年文士和一封圣上的亲笔书信,来到自己军营后,他就摊上这么一个狗咬狗的计划!

  王全斌是一个纯正的武将,最看不顺眼的就是文官那一套阴谋诡计,因此对这个叫王寅的中年文士,甚是不喜,但他做为赵匡胤的心腹之人,却也知道初生的北宋,最需要的就是时间,来稳固皇权,清除叛乱。

  “王将军!阳平关要塞兵多城坚,守城之将也是老成的吴大临,我们三万人马不可能一攻而下,还请立下军营,我家主公胡悦先必定另有妙计!”王寅策马上前,稍稍落后王全斌几步,他此次身负重任,时时都是小心谨慎。

  “等到何时!?不会让我围困个十年八年吧!”王全斌轻蔑一笑,这个狗屁文士天天将他的狗屁主公,夸得神乎其神,真当自己这三万大军是前来旅游的吗!?

  “王将军,事关重大!您可千万不要鲁莽行动,贵国圣上可是写有亲笔书信!”王寅眼瞧着自己的劝谏,竟然起到了反效果,立刻急道。

  王全斌当然不会,傻乎乎的拿自个兵士的性命,为对方卖命,但也要让这个酸儒瞧瞧,在我大宋军威面前,一切坚城必将灰飞烟灭,扭头呵道:“儿郎们,看我破敌!”

  左手拈弓搭箭,王全斌一磕马腹,胯下战马长嘶一声,越阵而出,在三万大军的呐喊声中,直奔阳平关要塞,身后的王寅拉之不住,急的是滚落下马,跺脚大喊。

  “敌军的主将要干什么?”城关上,一名小校一脸的难以置信,“不会是要单人独骑,挑战我几千大军吧!”

  吴大临气的脸色通红,敌将简直太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了,这完全是赤裸裸的侮辱,但眼下大军围城,还是不可轻易地出城对将,稳了稳心神,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。

  “我乃上将王全斌,尔等可敢与我一战!”

  “我乃上将王全斌,尔等可敢与我一战!”

  “我乃上将王全斌,尔等可敢与我一战!”

  勒住缰绳,夹紧马腹,王全斌在离城关不到百步的距离,策马打圈,对着城关之上高呼三声,见无人应答,挥鞭大笑道:“吴大临,你这个鼠辈!还不下关来降,钻钻大爷的裤裆,大爷我可以考虑留你全尸!”身后宋军笑声如雷。

  “取我弓来!”吴大临握紧拳头,脸上泛起一阵厉色,身后的亲兵赶紧递上一把强弓。

  吴大临弓开满月,箭搭弓弦,只听见“嗡”的一声,箭矢离弦而起,直向王全斌面门奔来,王全斌听到破空之声,也不慌张,抬起左臂,引弓急射。

  “啪,啪!”两声,双方鼓噪的将士都安静了下来,数万只眼睛紧盯着这场对射的结果。

  片刻,宋军一方响起震天的欢呼声,“王将军,万岁”,只见王全斌所射之箭,竟然直接破开吴大临的箭矢后,再将对方的头盔射落在地,如此神射,众将士是闻所未闻!

  王全斌趾高气扬的打马回转军阵,洋洋得意道:“王寅先生,现在如何?”

  “王将军神技!”王寅抱拳一揖到底,王全斌明显就是个粗人,根本就无法计较,更何况对方之射艺,确实让他叹为观止。

  城关上,后蜀的将士们耷拉着脑袋,垂头丧气,士气顿时落了大半,吴大临满脸紫黑,劈手扔下手中强弓,披散着长发,头也不回的下了城关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zz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zz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