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 走向死亡!步兵硬扛黑龙江马队_大清话事人
笔趣阁 > 大清话事人 > 190 走向死亡!步兵硬扛黑龙江马队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190 走向死亡!步兵硬扛黑龙江马队

  第191章走向死亡!步兵硬扛黑龙江马队

  宜昌镇总兵潘世贵,皱着眉头,脸色凝重。

  根据自己多年的剿匪经验,河对岸的白莲教不简单。

  他们的阵型虽不紧凑,却也有模有样。

  教匪们衣裳褴褛,额头裹白布的打扮很可笑,但士气高昂,眼中有杀意。

  最中间的数千人,显然是教匪的精锐主力。

  还有个穿黄袍的,不用问,肯定是匪首。

  根据情报,匪首姓洪,居然还是个举人!

  潘世贵骂了一句:

  “贼匪不可惧,但是和读书人搅合到一起,麻烦就大了。”

  麾下一员千总接话道:

  “一群泥月退子,见了血就怂了。”

  “好,志气可嘉,你愿为渡河先锋否?”

  “标下求之不得!”

  ……

  远远一骑飞速奔跑而来:“总督大人有令,你部渡河出击,为大军开辟出足够的空间。”

  潘世贵一拱手:“得令。”

  随即开始调兵遣将:

  “镇标前营、后营同时渡河,中营、左营随后跟上。”

  神定河,并不宽。

  这个季节也非丰水期,人可以跋涉过河。

  根据本地胥吏提供的信息,最深处也只是到腰。

  所以,直接跋涉过河,是最合理的选择。

  镇标打先锋,已经显示出了潘世贵的决心。

  这一仗,总督大人看着,皇上和朝廷都关注着。

  他只要立下首功,就光芒万丈。

  而他麾下节制的施南协,远安营,卫昌营,宜都营,准备充当第二波兵力。

  一群绿营将官,簇拥在潘世贵身旁,紧张的观察着渡河。

  很意外,白莲教匪没有“半渡而击。”

  几十个长矛阵,列阵在距离河岸百米处,纹丝不动。

  “教匪不知兵,此战已赢了一半。”

  “总戎英明。”

  众人明显的轻松了许多,不远处镇标前营、后营已经全员渡过了神定河。

  正在军官的喝骂下,乱糟糟的整队。

  过了河,自然要穿上靴子。

  ……

  洪大昌抽出宝剑,大喝一声:“长矛阵,进。”

  传令兵骑马,冲到两军阵前,飞速掠过本阵,手举黄旗:

  “教主有令,长矛阵,进!进!进!”

  各帐的帐主,也跟着大喊:“弟兄们,进!进!进!”

  白莲军制,一帐50人,皆由新入教徒组成。

  而帐主,大部分是老教徒。

  最前排的40个帐,开始缓缓移动。

  新教徒们激动,紧张,手握长矛,表情扭曲。

  无数同伴在呐喊着,吼的青筋毕露。

  洪大昌微笑颔首:“军心可用。”

  呐喊,就是壮胆,数千人一起呐喊,士气大振,黑压压的朝着清军推了过去。

  宁昌镇标前营,火器装备较多,鸟枪手们在军官的命令下,列队两排。

  第一排单膝跪,第二排站立。

  千总举着佩刀:

  “不许开枪,等老子下令再一起开。”

  话音未落,就有人砰的走火了,连带着旁边好几人打空了火铳。

  千总大怒,挥刀砍下。

  第一个走火的鸟枪手,被执行了战场纪律,成为了神定河大战官兵阵亡第一人。

  其余人狼狈的退出阵型,到后面装填去了。

  斜对面第二排的白莲教徒,一人中弹倒下。

  角度如此清奇,却没人惊讶。

  有的火铳,枪管都有弧度的,子弹会拐弯,是有可能的。

  毕竟,狗血、粪桶、阴/门阵都能大显神威的时代,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。

  ……

  而镇标后营的弓箭手,就没必要等待了。

  他们对空45度,狠狠的拉开了弓弦,打响了这一仗!

  抛射的箭矢,稀疏落下。

  白莲长矛阵中,顿时有不少倒霉鬼中箭,惨叫倒地,阵型出现了混乱。

  帐主大声呐喊:

  “填补空缺,不要慌。弥勒佛保佑,心诚者刀枪不入。”

  “放平长矛,冲!”

  而清军,也按捺不住了。

  鸟枪手们终于得令,齐刷刷射击,熬到敌人进入70步已经是极限了。

  打空后,就纷纷后退。

  镇标的刀盾手,立即顶上。

  两股人狠狠的冲撞在了一起,刀矛碰撞,鲜血喷溅,令人眼晕。

  潘世贵很意外,教匪居然能承受冷兵器搏杀的惨烈。

  虽然阵型呆板、机械,却是死战不退。

  他不敢再等了,刀一挥:

  “除宜都营外,所有人随本将冲锋。”

  “保护好炮队,轰他们。”

  “弟兄们,杀贼领赏。总督在看着我们,皇上在看着我们。”

  黑压压的绿营兵,疯狂的踏过神定河。

  整个宜昌镇,几乎都压上去了。

  ……

  洪大昌依旧伫立,岿然不动,手心微微冒汗。

  面无表情的嘱咐手下:

  “再上50帐,左右两翼包抄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两骑传令兵快速奔出,高举小黄旗,调兵去了。

  如果李郁在场观战,一定会对洪大昌的警惕心再提高几度。

  这货太务实了。

  大军作战,能够将各营各军种,如臂所使是很难很难的。

  往往开战不久,就变成了各打各的。

  古代许多所谓的勇将,充其量就是团级指挥官水平,人越多,越累赘。

  最后,就变成了大刀一挥:

  “弟兄们,跟我冲。”

  全靠士卒悍勇,还有运气。

  一旦遇到对手善于用兵,专打薄弱点,分割穿插,就败得一塌糊涂。

  洪大昌能够牢牢把控全局,不慌不乱,就已经是异数了。

  两炷香的工夫后,白莲长矛兵终于挪动到了两翼。

  阵型混乱了!

  各帐之间,并没有很好的衔接上。

  先抵达战场的十几个帐,率先发动了进攻。

  潘世贵开始冒汗,他意识到了风险。

  只能分出一部分鸟枪兵,抵御两翼的白莲教徒。

  同时令人打旗语,命令隔岸的6门炮,轰击两翼的敌人。

  ……

  “教主,让火枪圣军上吧。属下保证,半个时辰就打垮这帮官兵。”

  “不行,火候未到。”

  洪教主指着远方,隐约有腾起的烟尘。

  “襄阳城的探子来报,官兵马队很多,他们应该快到了。”

  “让所有人齐声呼喊万岁,鼓舞士气。”

  数万白莲教徒,疯狂的呐喊,果然声势惊人。

  宜昌镇绿营兵,开始惊慌了。

  士气这东西,在冷兵器时代尤其重要。

  很微妙,很玄学,可是却关系到一场战事的成败。

  潘世贵大喊:

  “不许退。”

  “向我靠拢,结阵死战。”

  他站到了一辆大车上,亲自充当了旗手。

  亲兵们手持盾牌,护住主将。

  就好似大海中的礁石,终于稳住了阵脚。

  绿营兵们聚拢在总兵大旗的周围,结成了厚厚的军阵。

  盾牌在前,长矛在缝隙伸出,鸟枪手们在后自由装填射击。

  弓箭手们也聚集起来,在军官的命令下抛射。

  一旦发现某处,白莲教徒猬集,就是一阵从天而降的箭雨。

  宜昌镇标的战斗力,超出江苏同行太多。

  也许,是和他们经历的战事较多有关系。

  潘世贵本人,就参与过清缅战争、金川二期、以及多次山民平叛。

  ……

  半个时辰,双方僵持住了。

  白莲教的简陋的长矛阵,一招鲜,啃不下严整的清军乌龟壳。

  潘世贵擦了一把汗,暗喜。

  因为,他已经看到了远处的滚滚烟尘。

  “弟兄们,咱大清的黑龙江马队来了。撑住,此战全歼白莲,我们宜昌镇就是首功!”

  “白莲匪老巢有数不清的银子,还有娘们。”

  “到时候,本镇舔着脸去求总督大人,让你们爽一爽。”

  绿营兵们顿时欢呼雷动,被打动了。

  当兵吃粮,不就图的这点外快嘛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bgzz.cc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bgzz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